本文来源于©广州日报,本站乃公益性发布
为进一步加强与中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切实发挥建议和提案对推动教育、体育工作发展的积极作用,昨日上午,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召开了建议提案办理对话会。与会代表委员围绕各自提出的建议提案与教体局有关业务科室负责同志进行了分组交流。记者在会上获悉,中山将建设中山科技大学和香山大学两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目前筹建中山科技大学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香山大学建设也再次提上日程。
今年中山市教体局需办理107件建议提案
会上,中山市教育工委书记、教体局局长李嘉颖就2018年全市教育体育发展情况和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向与会代表委员作了简要通报,并表示将深入落实办理工作“一把手”责任制,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做好2019年建议提案工作。强化“主心骨”,切实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落到实处;畅通“主渠道”,切实增强建议提案办理的实效性;掌握“主导权”,切实确保重点建议提案推动事业发展。同时,李嘉颖对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直以来对教育、体育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希望代表委员们在未来继续为中山教育体育发展献言献策。
据统计,2019年,市教体局需办理的建议提案共107件,约占全市建议提案总数的22%。其中,主办市人大议案31件,办理市重点建议提案3件。建议提案集中反映了推进公办中小学校建设、大力发展公办及普惠幼儿园、做大做强职业教育、重视发展高水平大学、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
提案:中山亟须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其中,市教体局需办理的3件重点建议提案分别是:《关于建设中山市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建议》(主办),《关于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建议》(主办);《要求打造“阳光食品”平台,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会办)。
《关于建设中山市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建议》在今年中山市两会期间就备受关注,该提案由致公党中山市委员会提出。提案认为,虽然中山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引进人才,但是引得进来人才,是否能够留得住或者用得好仍然是一个问题。事实上,没有高水平大学的科研平台作用,引进来的专家及科研团队由于缺乏先进的实验设备及配套支持,很难在本地开展科研活动。从目前中山市的人才政策可见,人才发展大多还是靠“引入”而非“培育”,缺乏高水平大学是目前中山无法“培育”人才的关键。
致公党中山市委员会认为,中山市发展与推进一流水平高等教育具有必要性,高等教育是高水平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头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实施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高水平科技与高素质人才的支撑,高等教育的服务至关重要。
同时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天然容器,所以一般高校林立的城市,当地高科技企业的数量呈现正相关性。目前中山市先后推出“英才计划”“优才工程”,通过以才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物或青年科技人才。但是,缺乏良好的高等教育基础,引入的人才将不容易保持,缺乏可持续性。因此,进一步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刻不容缓。
回应:中山科技大学筹建办已成立
致公党中山市委员会的提案在今年中山市两会期间引起了热议,在今年中山市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提到了“争取启动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的香山大学建设、积极筹备省市共建中山科技大学”的内容,中山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在昨日的会议上,李嘉颖介绍了中山推进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的最新进展。
据李嘉颖介绍,中山将建设两所高水平大学,一是中山科技大学,二是香山大学。其中,在中山科技大学建设方面,今年6月中旬已向广东省教育厅提交了申报的材料,成立了筹建办,委托中山市教体局管理,正马不停蹄开展工作,并且在网罗人才和优秀教师,同时紧锣密鼓地招募校长,招募教学和科研团队。香山大学建设也再次提上了日程。
李嘉颖表示,一直以来,市教体局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为做好2019年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市教体局出台了《市教体局“一把手”领办建议提案工作方案》,进一步落实办理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制定教育、体育类建议提案分办意见和办理工作计划,建立工作台账,注重调查研究,加强沟通协商,抓好跟踪落实,强化督查督办,确保建议提案办出成效,努力提高建议提案所提意见建议的采纳率和落实率。